资讯详情

私募排排网创始人李春瑜带你见证私募发展历程

私募排排网 1467094959000

6月22日,私募排排网创始人 李春瑜(专栏) 参加一直播#中国首届财经网红大赛#,初获3.6万点击量。如果你还没来及观看这场严肃又活泼的直播大秀,排排君已归纳好精彩观点,邀您一起回顾私募发展十三年的跌宕起伏!

中国私募基金发展那些年

我印象中,2003年, 赵丹阳 赵总发行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,起步50万一份,募集资金不足1000万。那个时候,投资者不相信这个事情。但是,通过几年的投资,这只私募基金的收益一直很好,赢得了客户的信心,得到了社会的关注。05、06、07年牛市时,有志于在私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大佬出来,奔着理想来做私募,那时发行的速度很慢,资金规模也不大。06年,市场规模全部加起来还不到5亿人民币。到了今天,已达到了1.1-1.2万亿人民币的规模。其实在去年股灾开始之前,已达到1.6-1.7亿人民币。

如果私募遇到了股灾

——15年比08年更惨

07年对于私募发行是一个小高潮,08年金融危机时,发行速度也还可以,很多投资者都愿意买。而去年股灾10-12月份,发行却非常困难,发不动。与两轮股灾比较,牛市却都非常旺盛,当时私募大佬07年要买必须要给银行领导写条子才买得到私募产品。去年5月份之前,整个私募基金的发行都十分火爆,手慢买不到私募基金产品。

而熊市的时候,都因股灾亏了很多,08年、去年,很多私募腰斩。08年,跌得最多的有一个私募基金产品跌至0.2-0.3。亏得过半也蛮多。去年、今年,也有很多亏得过半。但有什么不同呢,去年很多私募基金清盘了,跌破了清盘线,没有流动性。

——止损线如何来?

08年金融危机后有了止损线,以前是没有的。银行、券商很多代销的私募产品会亏到60%-50%,剩3-4毛,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,说最多亏到8毛,7毛,我们就清算了。包括有些私募基金安全垫的产品也是。

所谓安全垫,是私募先出拿一笔钱,亏了先亏私募的再亏客户的,这也是08年后才有的。

——形式大好的时候,一定要谦卑,股灾时要把风险管住,赚到钱。

现在很多客户亏了钱,起诉私募基金,骂私募,08年也有,当时我就调解过几次。很多客户在07年买的时候说原来都赚了2-3倍,预期想要5-6倍。08年亏了很多后,很难接受。去年股灾背景下,又听到、看到了这个场景。当时,又一批私募基金产品被市场狠狠教训一次。我认为,所有东西都有弱点,很多私募基金会吃大亏,一定是以前太顺,赚了很多钱,来钱太容易,认为自已背后有光环,这样,往往会被市场教训。

有时候客户问,公司不是有风控吗?是,很多私募管理机构有很好的风控制度,风控和交易也是隔离的。但是问题是他们老板只有一个人,既管投资,也管风控,当老板出问题,不让风控去检查,就会出现很多风险。所以,还有人性的贪婪,没有谦卑了,也许就会吃亏了。

这轮股灾中,老一批私募控制得很好,比如重阳投资,甚至还有逆势上涨,经历越多的私募大佬,能真正理解市场风险,做好风险控制。

私募排排网作为私募行业中的研究机构,不愿意看到私募和客户亏钱。客户交给私募管,就需要私募认认真真的去投资,客户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,都是辛辛苦苦赚的。所以在赚钱,形式大好的时候,一定要谦卑,股灾时能把风险管住,赚到钱。

我一直看好私募的发展

——没有明确法律监管的日子里,私募也没有野蛮增长

09年的时候市场开始反弹,10年股指期货、融资融券的推出,让私募发展有个小高潮。过去10年,私募都有在增长。我认为14年私募基金监管管理办法的出台是一个分界线。过去10年,没有明确法律在监管。但私募仍然在有序发展,这要感谢信托公司在过去10年的作用,在新基金法出来之前,私募基金产品必须通过信托公司发行,它们的审核比较严格,要求规模、体系等等。所以说,私募基金从03年一开始就有很好的平台。

——未来20年,私募可以增长到20万亿人民币

股指期货推出前,私募只能做股票,只做多,不做空,商品期货也有,但太小。真正开始蓬勃发展,是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,很多私募有了用武之地。但现在还是有很多空间没有发挥出来,比如现在股指期货,期权,债等等,很多都做不了。所以,未来私募空间还有很大。目前,市场规模回落到1.1-1.2万亿这样的水平。个人认为未来20年,可以增长到20万亿人民币,甚至人很多私募大佬认为不用20年,10年就可以。当然,如果去年没有股灾,或者股灾推迟一年,可能我们的规模已经上涨5万亿。去年短短5个月新增1万亿,速度惊人。

如今,很多能做到绝对收益的债券、债市等,国内还几乎没有起步,个人非常看好中国私募证券基金的发展,对冲基金的发展。因此,在十一年前就转型,做中国对冲基金的研究、评级、服务商,服务于私募基金大佬,做好服务员角色。

现在数据收集的结果中,历史上有33873只产品,中期协官方机构备案的产品数非常权威。当然,他们数据和我们数据有区别,我们还有信托数据、结构化产品,管理型产品数据。09年信托停开证券账户,我们也短暂出现过用有限合伙加信托的方式绕过这个平台,这个时候,曾经把一个存量的信托账户炒到了200万一年,借这个通道需要最低消费200万,即使如此,还是供不应求。

每一年,每一个阶段,私募发展都是旺盛的。股灾后,私募觉得这也许是个机会,牛市就更不用说。

私募应该是精英最集中的一个圈子

——他们很牛

我周边的私募大佬,大多是博士,有很牛的工作背景,例如国际大投行,券商大的研究所,大的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,基金经理。很牛的学校,哈佛,清华北大等,原来是学物理数学,再追问,还是高考文理科状元。这个行业,是个人才过剩,竞争过度的行业。如果分五分之一到房地产市场,好多房地产大佬的压力就更大了。从这些精英群体身上,能收获很多非常棒的投资理念、投资哲学。

——他们低调而简单

关于私募的形象,其实有很多误会。10年过来,私募们非常低调,非常简单。甚至不懂得如何去和投资者沟通交流。很少见到私募去花天酒地,去玩,最多打打球,打打牌,吃饭时吹吹牛。他们最喜欢去看盘、去看股票、去研究、去做投资,所以对私募这个群体,我看到的是他们比较简单的一面。

——然而他们很容易分家

但是很多国内私募很难长期合作。以前我研究过数十里分家的案例,一开始觉得很新鲜,觉得搭档很好,怎么就分家了?研究了这些案例后,发现这个行业非常容易分家,私募大佬一般可以共患难,但不能共富贵。没有做好之前可以一起去奋斗,做好了就分家了。问了情况后,得出也许是因为理念不同,要买要卖的投资理念。还有股权市值方面没有考虑清楚。而我们为什么紧张,这是因为,私募分家前后会影响对基金的投入度,若有新家接手,会把老的股票卖掉,净值就有波动。

我们后面总结出了一个共性。股权较为分散的私募公司容易分家,另外,还有一种情况是,股东出资赞助类型,比如说地产商,把钱给私募管,但是要占管理公司一定或大比例股份。这种情况,私募公司一旦做好,往往会分家。所以我们会避开这样的公司。

网友提问环节

1、最近公布全球100名量化对冲基金中,没有一家大陆的,李总怎么看?

回:我们国内的数据并没有真正传到海外去,国外很多主流资金没有关注国内对冲基金的发展,如果他们上私募排排网,100名以内,至少排20-30名。实际上,国内量化对冲基金收益率在近1年,2年,3年,要远远超过海外的。

2、私募大佬有没有什么共性?

有,私募会比较闷骚。平常不说话,讲起来滔滔不绝,我们请私募大佬来路演的时候,讲4个小时对于他们来说都是小事情。还有就是比较低调,不太擅长和人打交道,生活很简单。

3、只有阳光私募设定警戒线和止损线吗?

有的设,有的不设,这是一个双刃剑,比如有的阳光私募基金不应该设止损线,价值投资的私募就是如此,设了后,当跌至0.7的时候,他就被必须不停减仓,把仓位降下来。然而,实际上,做价值投资的时候,应该是倒过来的,越便宜越买。设立止损线后,就和这个不符了。所以止损线也是个很深的学问,哪些私募应该设,不应该设要好好研究。

4、你们的信息是最全的吗

我认为是,我们数据收了十几年,当然有一些数据对外是屏蔽的。我们在网上展示的都是能公开展示的数据。

5、李总后悔进私募圈吗?

不后悔,挺喜欢的。其实我们做私募评级,做服务的压力是比较小的。私募行业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行业,我非常喜欢,92年的时候就来深圳排队买股票,后面去做交易员,去券商做研究院,04年底出来创办公司,转做私募评级,应该来说,我比很多其他人都比较完整的见证过私募的发展,很多政策制定、研究、人大立法、都参与过,这些经历是非常宝贵的。

热门公司
热门经理
热门专栏

本页面所涉私募基金内容仅对合格投资者展示!因擅自转载、引用等行为导致非合格投资者获取本文信息的,由转载方自行承担法律责任和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。   本页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相关数据及信息来自基金管理人、托管估值机构、外部数据库,并可能援引内外部榜单、其他专业人士/或机构撰写制作的相关研究成果或观点,我司对所载资料的真实性、准确性、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实质性判断,对所涉产品/机构/人员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预测、保证,亦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。   版权声明:未经许可,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。转载、引用、翻译、二次创作(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)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,必须取得作者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,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。

风险揭示 本文所涉的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的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平台的任何立场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 投资有风险,本资料涉及基金的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,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,我司未以明示、暗示或其他任何方式承诺或预测产品未来收益。投资者应谨慎注意各项风险,认真阅读基金合同、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销售文件,充分认识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,并根据自身情况做出投资决策,对投资决策自负盈亏。 版权声明:未经许可,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修改或将其用于商业用途。转载、引用、翻译、二次创作(包括但不限于以影音等其他形式展现作品内容)或以任何商业目的进行使用的,必须取得我司许可并注明作品来源为私募排排网,同时载明内容域名出处。